维修本身是个低频服务,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和信任度,打通回收、置换甚至购买的闭环,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。在O2O风口过后,对于作为到家服务典型的手机维修平台,这是个值得考虑的大课题。
对此,亿欧采访了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Hi维修创始人兼CEO方海声。
进入2017年,上门维修服务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,闪修侠、哐叽、加速度等同类创业公司接连宣布获得投资。Hi维修作为较早展开这一业务的公司,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。据Hi维修创始人方海声介绍,此次获投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业务和市场。一方面,提升手机回收业务的比重,完善已有用户的体验;另一方面,尽快覆盖全国的主要市场,以一、二线城市为主。同时,相当一部分资金也将用于自有软件研发等支持部门。
关于Hi维修在国内手机上门维修服务市场的地位,方海声十分自信,他认为Hi维修虽然低调,但是绝对的领跑者。“从数据上看,Hi维修的日均订单量为1500到2000单,要比第二名多出30%-50%。”此外,Hi维修已经覆盖了全国13个主要城市,除了上门服务,Hi维修的线下门店也覆盖了全国10个城市,并且开通了寄修服务和上门回收服务。
方海声表示,手机后市场本身非常大,虽然目前有数十个玩家,也有几家比较强劲的同行,但整体的渗透率仍然不高。以数码城的个体户、路边摊为主的业态依然占据了真个市场较大的份额,线上下单上门服务的模式还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。
因此,当前阶段消费者的痛点也非常明显,即安全难以得到保障、价格不透明。
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维修过程中的损坏、掉包以及手机内隐私内容的侵犯等。Hi维修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,用全程录像的方式,确保维修工程师操作的规范以及对用户隐私的保护,后端也有专门人员对录像内容进行抽查。在零配件的质量上,Hi维修也对供应商的资质严格把关,并通过后台数据系统对零配件的入库、出库、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。
价格方面,在方海声看来,也是Hi维修的一大优势。“零配件市场本身价格比较透明,只是到了线下的数码城等环节,由于店家本身的房租成本、订单量较少等限制,使得他们不得不提高整体价格,而我们在零配件只收取十分微薄的利润。”此外,虽然Hi维修的订单很多依然来自于京东到家、淘宝、58到家、实惠等平台入口,但是方海声表示,这些渠道收取的费用非常合理,对Hi维修的成本压力也并不大。
由线上业务出发,Hi维修近年也开始布局线下门店,主要处理一些耗时较长、流程复杂的重度维修。这种相对更重资产的业态显然会加大运营成本。“线下门店是我们对用户体验的一个完善,很多用户在使用了我们的上门服务后,觉得很满意,但是他在遇到涉及主板等比较重的、上门服务无法解决的维修需求的时候,我们也必须帮助他们解决。”因此,尽管重维修只占Hi维修订单的10%左右,线下门店的意义却非常重大。门店还能充当维修工程师的中转站、零配件仓库等功能,有助于提升服务的整体质量。
除了目前占比较大的快维修服务,Hi维修还计划逐步拓展回收、置换等手机后市场业务。“我们现在要求的留存率是要接近100%,因为维修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低频的需求,只有当用户对你产生信任,他才会再次选择你的服务,而这之后从维修到回收、置换的转换也会容易很多。”方海声预计,1到2年内,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,单一市场的订单量就会达到现在全国市场的总量,因此Hi维修暂时不会过多考虑利润的问题,而是注重服务质量的把控和数据的沉淀。